当前位置:汽车 > 正文
华为迈入无人区:徐文伟领衔战略研究院 开启创新2.0
2019-04-16 15:24:10 来源: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作出如此发言。

在外界看来,这或许只是任正非对华为的盛世危言。但实际上,随着香农定理、摩尔定律逐步逼近极限,曾经依赖这些基础理论迅速发展壮大的华为现在“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在今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董事徐文伟首次以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的头衔发表演讲。这一去年底悄悄成立的神秘机构,将统筹华为由创新1.0走向创新2.0:也即是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到研究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徐文伟透露,单在与大学的合作一项,华为每年就将投入3亿美元。

华为进入无人区

任正非提出“华为进入无人区”这一论断并非只是单纯的盛世危言,而是华为已经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已经遇到了瓶颈。

成立于30多年前的华为一直在ICT行业深耕,在香农定理、CDMA、摩尔定律等ICT行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华为通过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将其从理论应用到实践。这也让华为30多年来快速发展,成长为年收入超100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

不过到了今天,这些基础理论正在面临瓶颈。徐文伟在接受包括新浪科技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举例称,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以前以每年1.5倍的性能提升,而现在每年只有1.1倍,下陡坡的定律未来还会不会成立?1948年诞生的香农定理同样,4G和5G每赫兹的编码效率已经接近香农定义的极限,虽然5G比4G带宽宽很多,但依靠的是更宽的频谱和数量更多的天线,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5G以后有没有6G?肯定希望有6G。”徐文伟说,但当前阶段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来支撑ICT产业几十年发展的技术理论达到了极限。所以下一步行业要发展必须首先在理论上有突破。

这也正是华为ICT基础科学战略研究院成立的初衷所在。身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在徐文伟看来,华为ICT基础科学战略研究院的成立也意味着华为的创新将从1.0走向2.0模式。此前创新1.0是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创新,而创新2.0是创新领航,专注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的创新。

战略研究院如何来做?

毫无疑问,企业更注重于理论到产品的落地,而大学和研究机构则是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诞生沃土。

与全球范围内大学的合作便是战略研究院工作的重要部分。就徐文伟介绍,华为与大学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Funding money和Gift money的方式,华为资助教授的创新不需要任何权益,最终的成果可能是教授发表文章或者对未来的研究探索;其二为华为和大学教授双方对感兴趣的基础理论突破和创新技术共同进行研究,事前明确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

这些研究不仅仅局限于ICT行业,也可能会涉及物理、化学、数学、交叉科学等领域。徐文伟透露,战略研究院的研究会围绕信息的产生、计算存储、传送、处理和显示来进行,划分为若干个方向地图。

他举例称,量子计算是业内很关注的新技术方向,但华为正在重点研究光计算,未来的进展甚至会比量子计算更快更成熟;针对摩尔定律,华为在关注原子制造,通过组装原子来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甚至让摩尔定律再增长100倍;在存储方面,华为正在研究DNA存储,一立方毫米就可以存储700T的数据;在显示方面,现在是OLED显示,但最理想的是光场显示,未来应用之后将改变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

他还透露,华为在与大学的合作上每年会投入资金达3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会投向前沿基础理论。这些资金会面向全球范围内的大学,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大学。据悉,华为在原子制造方面的研究就会与上海交大的教授进行合作。

华为与大学的合作也遭遇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个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终止与华为的合作;更早之前,英国牛津大学停止接受华为的资助。徐文伟对此回应称,确实有些美国大学的合作受到影响,但华为与这些大学的合作只出资金,并没有附加条件,因此合作终止完全是政治原因。他还表示,原先已经签约的大学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规划,战略研究院将拥有40名华为员工,同时外聘50名大学教授、研究人员作为顾问。

至此,华为的研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战略研究院关注的是未来5年的理论和技术,是无人区的创新;而2012实验室则更关注未来3-5年的新技术,会相对注重产品化进程;再加上各业务自身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华为不仅实现了每年超10%收入的研发投入,同时将研发和创新体系更加立体化和长远化。而这也将为华为未来的增长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zN_1624